首页 > 每日最新 > 佛法育众 > 佛学常识

虽行无作,而现受身,是菩萨行

发布时间:2024-03-05 浏览:

你有般若智慧的光明点,你可以“神行道”,就是你的精神可以行走到四圣道。......看见你的化身变成法身,慢慢地用自己的智慧上升到菩萨的四圣道境界,那你就是明心见性。

 

非有非无,你说你到底在人间是人还是菩萨?别人说不知道。你所做的一切,人家都把你称为菩萨。因为你这个人总是在帮助别人,不斤斤计较,能够忍耐,能够为别人付出,你是一个菩萨。那你是菩萨,为什么有身体?你是个人,为什么境界像菩萨一样高?那你到底是菩萨还是人呢?非有非无,非心非佛,这就是境界的提升。有些好人,你已经不把他看成一个人了,他整天地在做好事,在帮助别人,他已经不像一个普通的人,他是圣人。就是这种概念

 

——视 频 开示  第15集 《非有非无,修出明点

 



我们做人虽行无作,而现受身,是菩萨行,虽然我们所有的行为没有去做,做恶,或者做善,但是你照样而现受身,虽然你没有去做很多事情,但是你的身体还会受到现世的报应,正因为你的身体受到各种报应,那么你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菩萨行。很多人听不懂这句话,我受到报应为什么还做菩萨?师父问你们,如果你们没有受到报应的话,你们会学佛吗?如果你们没有受到报应,你们会念经吗?如果你们没有受到各种各样的磨难,你们会磕头吗?磕了头,念了经,行善了,是不是菩萨啊?佛的理念很深啊,就是这几个字:虽行无作,而现受身,是菩萨行,你已经开始走上菩萨的道路,并不代表你已经是个菩萨了,大家听得懂吗?佛法很深奥啊。

 

——白 話 佛 法10-18本性顺应天地自然

 



烦恼的实性和佛性是没有分别的。烦恼的实性是什么?就是真正烦恼的根本的道理,和利益和佛性没有分别。也就是说,因为你过去有佛性,但是你经过累世的积累,那些不好的东西,你现在变成搞不清楚了,所以烦恼来了。对不对?那么你有了这个烦恼之后,你这个菩提心——就是智慧来了。那么为什么说烦恼又是佛性呢?因为佛性是由心里的本质而来。人真正的本质是最内在的佛性,而这些佛性让你充满着智慧,也就是菩提。明白了吗?所以有了佛性才会生出菩提心、生出智慧,才能克服你的烦恼。


——白 話 佛 法7-1《无明烦恼是道场

 



wenda20141221A  29:22  

对“烦恼即菩提”的开示

 

女听众:烦恼即菩提应该怎么正确地理解?

 

答:烦恼即菩提,一个人一辈子没烦恼,你也不会生出很多的智慧出来对不对?你没有烦恼你要动什么脑筋啊?“烦恼即菩提”这是菩萨对人的一种鼓励,当然人如果没有烦恼是最好的,但是在人间人会没有烦恼吗?(人都有烦恼)那么为什么叫“烦恼即菩提”啊?出来一个烦恼之后,你是不是要想办法把它解决啊?(嗯)把它解决你是不是要动脑筋啊?你想出智慧来把你这个烦恼解决掉,是不是烦恼来了你就有菩提的智慧了?是不是叫“烦恼即菩提”?一有烦恼了马上就解决了,那么你是用什么解决的?用智慧解决的,用菩萨的智慧解决,那么不就是“烦恼即菩提”吗?

 

(懂了,师父太厉害了,全世界您最厉害,举例子也是举得特别好,我们想半天都想不起来)你好好修啊!修到以后到天上,你也再下来救人多好啊!像臺長长一样,你救人多法喜啊!把人家说明白说懂了,你知道一个老师能够把人家教会了,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愉快的心情啊!(度人就是最开心,度人感觉浑身可热了)这么小的小丫头,呵呵……

 



问:师父在白話佛法第九册中提到了“虽行无作,而现受身,是菩萨行”,末学对此有以下思考:“虽然我不认为在这个世界得到的东西是真实的,但是可以用这些暂时得来的东西去帮助更多的人,这才是我应该做的。”

 

结合无相布施进而又想到了以下:“因为人我皆是五蕴假合而成,因缘和合;这个世界的一切诸法都不是真实永恒的,会随着因缘而流转。故此实在没有布施的我、没有接受布施的他、诸法皆空。布施没有求回报之心、没有对他的分别心、没有对诸法的贪恋,从而不取不舍,念念无念。”不知这些思考是否如理如法。

 

答:对。如理如法。到后来法都没有了,贪什么?

——解答来信疑惑(一百八十五)

 



问:白話佛法四第六篇,修心念经随缘为之里面有一段话真的理解不了,妄念其实纯粹是圆融之真实相也。如果你认为绝对非真非妄,你如果把它看成一个原灵的绝对,那只有一个东西是真正绝对的,就是圆融后之真相也。就是说,如果你把人间的东西看成绝对,那你绝对是错了,因为它不是真相。但是如果你把这个绝对看成是自己的本性,那你就拥有圆融之相。

 

答:一个人把事情要做好做圆融包容一点,就会想出很多思维,其实都是妄念是做不到的。今天想要解决这个事情,会不会有很多思维,比如想跟太太和好了,要家里弄干净一点……想出来的事情就是妄念。一些人把人间的事情看成是绝对,但是这个世界是无常的,哪有绝对的事情?这个人绝对好人,过段时间变坏了,无常的。这些都只是表相,并不是真实的东西。

 

圆融之相,当你心中能够圆融包容别人之后,心中产生慈悲心,真正的本性就会出来,这就是真相出来了。

 

——解答来信疑惑(九十二)

 



Wenda20180729A   24:50  

关于“出离而不完全断灭”

 

女听众:师父在《白話佛法•九》第六课中给我们讲述:出离而不完全断灭,要身心万念俱空,无去无来,但并非顽空,而要把握中庸之道,进入彻空的方便法。

 

请问师父,是否这可以理解为:我们在这个虚空的世界当中放下有空,把自己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彻底地空掉,安住自己这颗心,无去无来之时,才能看清这个宇宙的真相,因为世界的事物都是“成住坏空”,最终归于空无,所以我们要行菩萨道,看穿、看破这个人间虚幻的本质,拥有出离心的同时,还要保持菩萨的慈悲心,在人间入世度众生,所以要“断尽”,而非“断灭”。对吗,师父?

 

答:对的啊(这就是师父所说的“以究竟圆满心去证得无上菩提的方便法”吗?)以后你们要更深地理解,你们要学会自己举例子(明白,感恩师父)

 



wenda20161028  01:27:19  

臺長法身开示妙法真相

 

“宇宙空相,虚实有别,心无别,则无别。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,皆因心而起。一切有为相,皆属虚妄。净念相继,非真非妄。似空非空,悟而不空,妙法真相。”

 

“是我弟子,非我弟子。观音弟子,即我弟子。我亦无我,何为生我,我本虚妄,幻灭真相,直了成佛。”

 


“真非真,假非假。善非善,恶非恶。有就是无,无就是有。无中生有,有中生无,虚实二相,非真非妄。”


目录
点击标题跳转;点击目录关闭
.
.
上一篇
有所为,有所不为

更多相关内容 敬请点击下方链接

更多推荐

  • 五种观想法
  • 《礼佛大忏悔文》要多念罪孽消除得最快
  • 十大行愿
  • 执著:我执、他执、法执。
  • 如来十号:佛有十种名号,即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
  • 根基
  • 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
  • 五力:信力、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
  • 无我
  • 五蕴: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五种。



  • 【〔视频〕悲心宏願 遍滿人間】
    【〔视频〕正信正念 慧命长存 ——恩师卢军宏开示集锦】
    【〔视频〕法门初学者功课 + 上心香步骤】
    【〔视频〕经文功效合集】
    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念诵指南】

    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简介】


    手 机 APP 下 载

    App下载地址

    安卓点击下载:

    下载地址一下载地址二


    (点击二维码图片跳转下载地址)


    感 恩 分 享   功 德 无 量


        恳请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慈悲,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慈悲!

        在此篇文章的编辑、整理、分享过程中,如有不如理、不如法之处,恳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原谅、诸位佛菩萨和龙天护法菩萨原谅!

         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保佑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,都能够在心中种下一颗菩提种子,结下一份善缘,消业障、开智慧!

        如果您觉得此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动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推送给您需要的朋友。 感恩您的善举,随喜您的功德。也许正是您不经意的一次转发刚好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 。